战后艺术

在英文语境之下,每每读到对抽象概念的精确的具象化描述的尝试总让令我折服,让我觉得抽象的概念其实原来也并不是那么无厘头的嘛。纽约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2019 年夏季新展 Artistic License: Six Takes on the Guggenheim Collection 上一段介绍性文字将战后艺术(postwar art)描述为「一套因战后暴戾与破坏而生的实验性艺术语言」的文字仿佛直击这一类艺术作品的存在目的。

The term postwar art has most typically been used to describe art created in the aftermath of World War II within a North American or Western European context. The advent of the atomic age – initia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bombing of Hiroshima and Nagasaki in 1945-and the atrocities of the Holocaust, perpetuated by Adolf Hitler’s Third Reich, challenged artists and intellectuals to invent new languages and forms that could respond to the un-representable. The disjunction between Western ideologies and the realities of violence and devastation led many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artists to embrace non-Western aesthetics and modes of thought.

In the visual arts, abstraction provided an experimental vocabulary with which to signify the magnitude of destruction caused by the war and the gravity of horrors unleashed by the nuclear bomb. It also offered artists an openended approach to envisioning other psychic or emotional states, as a respite and refuge from the harsh realities of the present. Simultaneously, figuration and performance art flourished, as artists sought to portray the radical fragmentation of the body-a result of the violence wrought against it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cityscape, and the countryside. Art offered both a critique of and an escape from a war-weary world.

并不是因为创作于 1950–1970 它们才叫做战后艺术。

这样精炼表述之美,大概就是艺术史之美吧。

又到了快乐水的季节

郁达夫在《春风沉醉的晚上》这样写春夏之交的季节:

天气好像变了。几日来我那独有的世界,黑暗的小房里的腐浊的空气,同蒸笼里的蒸气一样,蒸得人头昏欲晕。我每年在春夏之交要发的神经衰弱的重症,遇了这样的气候,就要使我变成半狂。所以我这几天来,到了晚上,等马路上人静之后,也常常想出去散步去。一个人在马路上从狭隘的深蓝天空里看看群星,慢慢地向前行走,一边做些漫无涯涘的空想,倒是于我的身体很有利益。当这样的无可奈何,春风沉醉的晚上,我每要在各处乱走,走到天将明的时候才回家里。我这样的走倦了回去就睡,一睡直可睡到第二天的日中,有几次竟要睡到二妹下工回来的前后方才起来。睡眠一足,我的健康状态也渐渐地回复起来了。

又到了快乐水的季节。

音乐的听众、电视的观众和杂志的读者

在《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的编辑笔下,电视节目正变得越来越像是当代的音乐文化,每一个粉丝群体,在变得越发分裂和孤立。《滚石》2019 年 4 月刊 Editor’s Letter: Goodbye to ‘Game of Thrones’

Game of Thrones had a global reach like nothing before it on TV. When you factor in illegal downloads and streams, the previous season was viewed by at least a billion people — meaning one of seven humans on the planet. “It does things you never expected TV to be able to do in terms of dragons flying and burning up entire armies, and zombies storming down a mountain,” says Alan Sepinwall, our chief TV critic, who has never missed an episode. “It’s viscerally thrilling in a way that almost nothing in TV has ever been before.”

When Game of Thrones debuted, back in 2011, TV was a totally different place. Netflix, Hulu and Amazon hadn’t begun to create their own programming, and the audience for great shows wasn’t splintered across niche genres and formats. It was actually possible (and enjoyable!) to keep up with GoT and other great shows like Homeland, Breaking Bad and Mad Men as they unfolded week to week. Now, dozens of original shows, docs and miniseries are dumped onto streaming services every month, and even the best of them reach smaller, fragmented audiences.

“TV is like the new music, and more than a little tribal,” says Rolling Stone entertainment editor Maria Fontoura. “Everyone has their favorite shows, and people judge each other’s taste by what they’re watching.”

李如一笔下的 Apple News+ 也在让杂志变得越来越像是音乐。《一天世界》博客 Apple News+

苹果最落后的地方是反复讲各种「最好」和「最有创意」。汇集最好的杂志,找最好的创意人来做最好的电视节目。她们没有收到风,最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没有最好,也没有更好,只有各种各样的好。不仅没有最好,甚至最火都已经没有了。已经不再是 for the rest of us 的苹果不懂这个。

3/1/19

10 时,微雪。

端着 Romeo and Juliet Colombian Coffee 的 dream coffee,dark chocolate 风味,治愈的幸福感。西 42 街的街角。

傍晚,西 3 街。

Pho Bar,腾腾热气扑面来。有的没的地聊着。

晚上。

久违的,客厅中间的地毯上。没有床。空荡荡的天花板,落地灯的昏暗暖黄色。坂本龍一先生的《energy flow》。

白房子、白墙,画廊、博物馆。

就这样,明天就要搬走了呢。

化学计算机与煲汤

Bangumi 番组计划网友 Jadeity 2018 年 12 月 20 日在~技术宅真可怕~小组的讨论中发表了题为「自动炖汤机」的帖子:

高汤熬煮需要很长时间,机器控制自动除沫加水。
同理还可以自动炸食物,自动煮面等。

Nature 杂志 2018 年 11 月 29 日新刊 Steiner 等发表一种化学合成的描述性语言来控制自动化的化学合成过程 Organic synthesis in a modular robotic system driven by a chemical programming language 并冠以「Chemputer」之名:

The synthesis of complex organic compounds is largely a manual process that is often incompletely documented. To address these shortcomings, we developed an abstraction that maps commonly reported methodological instructions into discrete steps amenable to automation.

2018 年末,用机器代替人手这件事,还是一种迷人的浪漫。

沃霍尔与流播时代

经过了一系列大张旗鼓的的宣传,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的安迪·沃霍尔回顾展Andy Warhol—From A to B and Back Again)从 2018 年 11 月 12 日终于隆重揭幕了。受惠于反反复复回访(revisit)的符号语言,丰富的展品得以以主题为基本的画廊单位进行呈现,在作品本身的多重唱上的形式之上又增加了一个横向比较的层次,想来非常有趣,作为出生在二十世纪末尾的人自然会觉得,是值得一看的。

不过个人非常感兴趣的是整个展人像展厅,位于一层电梯右手一个独立的小画廊。这一画廊与其他区域区隔开来,通常被用于呈现一个独立的小容量的别具一格的企划,比如在 今年早些时候的 Eckhaus Latta: Possessed 展,是个将展陈和售卖集合为一体的空间。在这次沃霍尔展中,四周以网格形式将一系列大小一致的放个人像平铺在墙上,中间摆放了一组背靠背的沙发。被这样的画作墙包围,可以说是某种「沉浸」式的体验了。

安迪·沃霍尔回顾展人像展厅

这样的一个场景,不免让人想到了如今的流播或者点播类的程序,如 Netflix、Spotify 一类的界面:以整齐的样式平铺排列着作品的封面,观众以玩世不恭但又被动的态度翻动页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种选择是在沃霍尔所在的电视时代,同屏只能「沉浸式」地展示一种内容的时候,以按动频道的切换按钮实现的。而在如今更大、更高分辨率的屏幕之下,同屏能够预览更多的内容,但同时也更受呈现方式、或者说平台的限定。这种方框式的限定赋予了这些人像以新时代的特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如今文化的「媒介即信息」的特征。同样对于作为观众的参观者不见得是在沙发上躺着,但沙发是对慵懒心态的一种符号化的体现。

在观察了一众 19 世纪 60 年代的作品之后,再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不免让人有种时光飞速变幻到了当代的状态。不同的电视文化、却散发出类似的味道。这么说来沃霍尔但作品的确是先知的:许多作品放在今天却能够以一种不违和但方式让蜷在沙发里但观众们舒舒服服地观看,也可以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了。这样的一个场景不仅把刚看过以 60 年代作品的观众突然带到了当代。作为最后一个展厅,整个内容可以说是对其他展览内容的一个反馈和呼应:那种整整齐齐的的规律的重叠,也仿佛给作品本身带上了时代感,不免让人反思,在沃霍尔不断重复的符号又在试图传达一种怎样的时代脉搏。

最近在听什么

少女歌剧

上个月在追《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少女☆歌劇 レヴュースタァライト),前些日子刚刚完结,超喜欢露崎真昼(露崎 まひる)的。在看到第 11 集《わたしたちは》的时候就被一首《舞台少女心得 幕間》惊艳到了。配合恰到好处的舞台剧风格的念诵对白,尤其是听到

舞台是我们的心脏,歌是心跳,热情是血液,舞台赋予了我们生存的意义。即便受伤、倒下,舞台也会令我们复苏。舞台少女,多少次都可以重获新生。

的一段被深深的戳到了,那种不断坚持追寻、关注自我为中心的自负,还有那有舞台(需要)就能重生的坚韧让在艰难成长阶段的我深受感动。这首歌被收录在《ラ レヴュー ド ソワレ》(La Revue de Soirée)中的,事实上是一首舒缓版。它的原版《舞台少女心得》被收录在对《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更重要的一张专辑《プロローグ -Star Divine-》中。其中的另一首《Star Divine》是核心打斗部分的 BGM 我也是非常喜欢。

MUJI BGM 与细野晴臣

偶然想到哪里提到有 MUJI 店里的音乐有特色,并在作为专辑售卖。于是就好奇地搜了一下,就发现了 MUJI BGM 系列,在日本香港等地的 MUJI 店有售,而美国区并没有。

然而也是发现《MUJI BGM 1980-2000》是由细野晴臣监制的。留意到细野晴臣和 Yellow Magic Orchestra (Y.M.O.) 也是通过《一天世界》节目,老实说我对这样一批日本音乐人并不熟悉,但音乐本身给人感觉是在用交响乐队(Orchestra)做流行乐的感觉,有种异域感感觉,就被吸引过去了。于是最近去听了细野晴臣的《万引き家族 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ホソノバ》就也非常喜欢的。正在听更多的他的作品。

AllMusic 音乐百科

关注到 AllMusic 是因为自己在翻看 Apple Music 的 Bob DylanPeter, Paul & Mary 歌手页面下传记部分被充实的描述吸引,文章是 AllMusic 这个网站这边发现他的文章不算太长,是百科或长篇报道的水平。对流行音乐的许多歌手的记载和分析都是极棒的,推荐阅读。

用户引导、参与与学习

Bangumi 番组计划是个 ACG 文化类的百科,是个能够非常完善的记录动画、漫画、游戏和 ACG 音乐及其相关角色和制作人员的网站。因为它足够随意和简单,是个非常合适的用来研究用户行为的样本,关于用户如何学习和适应这一交流框架。

今天在讨论里看到这个问如何用目录的讨论串,引发了要去思考用户如何逐渐参与到网站过程中的想法。

用户首先看到的是百科类内容,作为消费者,与内容发生关联,这是发现和进入网站的过程。接着逐渐参与并融入社区当中,并看到他人的成果、询问如何使用,与用户发生联系,这是学习的过程。接着开始搬运和创作内容。接着有人做一些元创作,也就是对网站的架构提出想法,作出插件。最终会有人愿意承担起管理者与卫士的责任。

当然对于早期用户不是这样的。创业是个更加困难的过程。

知乎这样的网站原本也一样的有趣和值得探讨,可惜现在结构扩大得太大太复杂,完全是商业化的操作,就让人觉得有点无聊了。这样的想要了解一个脱离商业的迷人结构,说到底还是基于乌托邦式的理想呢。开源社群的一批人是这样的。

所以还是会想去认识和了解「传播」。

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能够更好地进入一个领域,融入其社群当中要去了解社群的生态。这所谓社群是个来源于行会、行业协会(society)的传统,可以说是个发达文化的标志了。小的像做获得的合作小组、班级、大如协会,其实都能参照其经验来学习融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