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

最近看了许多关于肺炎的报道、分析和讨论,但还是被回形针 Paperclip 的关于面对疫情的话打动了。

过去几年,中国平均每年有 8.8 万人死于流感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6.3 万人死于交通事故,3.8 万人死于安全事故。只要我们迈出家门,去工地,去写字楼,去流水线,风险就已经存在了。我们当然应该把倒霉的概率尽可能降低,但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我们人类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仍然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偶尔也需要提醒自己,存在的每一天其实都是在书写关于世界的叙事,都是人类努力认识与攻克自身与自然这构造挑战的英勇史诗。

《1917》:一战 vlog

去年看了不少的 YouTube 和 Bilibili 的自媒体创作者的,我才第一次认识到并开始严肃的地看待到 vlog 这种视频。因单人操作换镜头不便导致往往使用广角的受限或固定焦距镜头、以单一或一两个主角为中心、大量(原本是单人作战自拍导致)的倒退记录主角状态、语言、以及周遭环境场景的视频,是属于这个视频及流媒体时代 vlog 的「真实」。相比前一世代用于表现「真实」的第一人称 POV 视角,vlog 的第三人称视角把主角放入场景之中,更加完整地展现主角与环境的互动。

用学院派的精致,把 vlog 的用镜美学发挥到极致的就是电影《1917》。这部电影把当代的「真实」视角带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带我们欣赏了那个时代的战争的粗粝美与壮烈。场景的变换并不多么迅速,视角在同一场景下往往相对单一,不过这恰恰模拟了现场的视角,同时也给了我们将视线集中到主角身上的机会。

相比 POV,vlog 的「真实」是把「第三人」的观众身份重新还给了观众。相比眩晕被动的第一人称视角,这里的真实创造的是一种相对更加舒适自由,但一样不失紧张刺激的对于主角成长与的更密切关注。《1917》里主角流血的手、身上的逐渐沾上的泥、后面的白色尘埃便是这种成长的集中表现。类似的概念在偶像企划《 ラブライブ!》(LoveLive!)的直接体现便是让观众担任了九人表演中的第十人角色,当然在这一企划中大大加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强调了观众的参与的意义。

前些日子看了 B 站 UP 主 @莽大粗 关于后期为稳定器摄制画面增加抖动以增加真实感的教程《让你的三轴稳定器画面抖起来》。这一教程成功通过是否增加人工抖动的前后对比让我能够认识到是视角抖动在影片中的增加的新效果,是为 vlog 添加电影属性。电影当中自然是不乏成熟电影感的,影视当中的抖动一般是已经有了真实的摄像机抖动,不过往往确实的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真实感。在《1917》中表现为视角抖动结合摄像机的位移与指向变化的堪称完美的镜头语言,以景别的代价,为影片增加了「第三人」的新维度与亲密的紧张感,是为电影添加了属于时代的 vlog 属性。

创造性把时代地镜头语言吸收到传统历史题材的《1917》是为真正「中西结合」的创新。

Science + Food

Pocket Casts 1.6.6 更新日志,来自热爱曲奇、量子物理和牛奶的圣诞老人。

I gotta go, there’s cookies to eat and quantum physics to manipulate. You try fitting down a damn chimney after drinking 6 billion glasses of milk!

Pocket Casts 1.3.1 更新日志
Pocket Casts 1.3.1 更新日志

Portal 插曲《Still Alive》,在活着的时候边啃蛋糕边开发黑科技。

Aperture Science:
We do what we must
because we can
For the good of all of us
Except the ones who are dead
But there’s no sense crying over every mistake
You just keep on trying till you run out of cake
And the Science gets done
And you make a neat gun
For the people who are still alive

Anyway, this cake is great
It’s so delicious and moist
Look at me still talking
when there’s Science to do
When I look out there, it makes me GLaD I’m not you
I’ve experiments to run
There is research to be done
On the people who are still alive

And of course, The Big Bang Theory opening, Chinese food + Physics!

Big Bang Intro
《生活大爆炸》片头 (credit: CBS)

Holiday Special

微软出品的 Visual Studio Code 这款文本编辑器能广受程序员群体欢迎的一大原因便是采用了拥抱社群的开发方式。开发伊始,VSCode 开发团队便不断地在其 GitHub 仓库的 Issues (工单)系统中与用户互动,吸取社区中的意见。在最近一次 VSCode 的 Insider 版更新中由于加入了一个圣诞帽,引发了部分非基督教群体的抗议

The Santa Hat on vscode insiders and pushing of religion is very offensive to me, additionally xmas has cost millions of Jews their lives over the centuries, yet even if that was not the case, pushing religious symbols as part of a product update is completely unacceptable. Please remove it immediately and make it your top priority. To me this is almost equally offensive as a swastika.

VSCode 提供了一个修改节日图标的选项,并默认显示不带装饰的图标,结果引发了第二轮更为汹涌的次生抗议,用户们大量发布仿写这一抗议的评论。VSCode 开发团队不得不临时关闭 Issues 功能 24 小时并清除了那些灌水工单和评论。虽然这一发生于 GitHub Issues 战场的论战最终以 VSCode 开发团队道歉宣告平息,但从 Code of Conduct 等一系列事件以来,对于政治正确积怨已久的程序员们抓住了机会将抗议转场到地下继续。让我们欣赏两则「阴阳怪气」的更新日志。

Apollo 1.6.6

If you don’t celebrate or celebrate something different, have an equally awesome time!

Apollo 1.6.6 更新日志
Apollo 1.6.6 更新日志

Pocket Casts 1.3.1

Merry [insert name of preferred holiday here]. [Preferred holiday magical person of choice] has some presents for you in the form of bug fixes!

Pocket Casts 1.3.1 Release Note
Pocket Casts 1.3.1 更新日志《Ho Ho Ho》

正如李如一在一天世界会员通讯《论洗脑以及活用语词的可能》中写到的

语言属于民众,因此戒断难以实现。讳饰又自欺欺人,活用方为正道。这需要社会、思想和政治层面的合力。只有当人们明白语言是创造世界而非描述世界的工具时,活用才可能成立。

「政治正确」的语言工具被重新发明为「抗争政治正确」的工具是语言活用的一个好例子。这个关于在同一个时代共生的互联网与政治正确的故事,应当写入互联网文化史当中。

「解决问题」与「改变世界」

知乎用户贺师俊在回答怎样看待王垠的《我和 Google 的故事》?中提到王垠在 Google 经历到的种种不快,其实是来源于他「恐怕并不追求『改变世界』,而是一个纯粹以『解决难题』为『驱动力』的人」。于此,他反思到

其实我对这样的结果是很伤感的,我自己其实也是以「解决难题」而不是「改变世界」为驱动力的人,他的缺陷(比如「述(guang/wa)而(shuo/keng)不(bu)作(lian/tian)」)我一样有 —— 很多时候我倾向于,既然我已经想明白了,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剩下的事情(比如实作)不重要,我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花在那些我还没想明白的事情上。

他又写到

这是专业领域最终一定需要某种共同体来评判的原因。尽管这样的共同体和所有人类组织一样,一定会有缺点,但游离于共同体之外的,很容易走向民科、玄学。「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说说的,而且即使是特例,最终也必须得到未来某个共同体的追认。

这一对于「解决问题」与「改变世界」的反思对于身处于 Ph.D. 过程中的我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之前在于长辈的探讨中也有意识到「解决问题」与「改变世界」这一分野。许多以「改变世界」为目标的人最后去做了企业家,或者至少是去开发产品;而学术界则不乏享受「解决问题」的研究者,他们只是在恰到好处的时间节点开掘了一块曾经无人涉足之地而从此奉献一生。但说到底这两种乐趣并不应该是完全割裂的。在从前的许多年里,我做的许多事情并没有被真正 deliver 掉。想给自己 Ph.D. 这一目标也是想再给自己一个训练自己在共同体之下留下自己痕迹的能力。

关于抑郁的《深夜秀》

2019 年的电影《深夜秀》(Late Night)中,深夜秀 Late Night with Katherine Newbury 的主播 Katherine(Emma Thompson 饰)在长期受抑郁困扰。阳光的 Molly Patte(Mindy Kalin 饰)对这种抑郁的症状表示不解、充满敌意(toxic)的工作环境表示不满,她问 Katherine 曾经在节目中透出国抑郁症的一点是否是真的

Were you really depressed? Or was it just part of the act? […] God, why can’t I express my admiration for you?

Katherine 带 Molly 看了她的一堆金球奖,她的这样回答

No. I don’t want you to take this the wrong way, but your earnestness can be very hard to be around. […] Because successful people hate their own admirers, and we’re suspicious of people who compliment us.

当然实际上并不止限于成功人士(successful people)之间,只不过成功的人更容易让人不解罢了。无法相信自己的成功、无法相信对自己的赞扬、持续地想要让别人接受自己对自己的那个不好的印象,恐怕是对抑郁症状况相当精准的概括了。

虽然整部片子的剧情只是差强人意,但这个对话之间对抑郁状态的刻画我相当喜欢。

在 Windows 中使用 AutoHotKey 获得类似于 macOS 风格的快捷键组合

在 Windows 与 macOS 之间切换,比较难受的一点便是快捷键的组合的不同。此前有看到许多讨论 Windows 上效率软件的文章往往都用上了 AutoHotKey 这款小工具。在试了试并触碰到了系统本身快捷键自订的天花板之后,我也不得不转向了这款小工具以寻求「最终解决方案」。

使用 CapsLock 切换中英文输入法

这个大概是我对 macOS 最有好感的功能之一了。CapsLock 作为一个当代其实不那么常用的按键,让位给输入法开关是个非常实用的选择。在 Windows 当中,有个「文本服务和输入语言」的「高级键设置」里列出了一系列类似的设置,但均要求使用组合键才好。我们这里就把 CapsLock 匹配上对应的按键就好。

Alt + Shift 是在输入语言之间切换的默认快捷键。CapsLock 匹配这个按键就能一键切换中文、英文、日语了。如果只有中文英文两种输入语言的话这大概就是我寻求的解决方案。

CapsLock::
Send, {AltDown}{Shift}{AltUp}
return

Alt + 空格是在「中文输入法 / 非输入法」之间切换的默认快捷键,其实有点相当于一些输入法里的 Shift 按键的设定。CapsLock 匹配上这个键能让我少了一些手指移动的距离。

CapsLock::
Send, ^{Space}
return

使用 Alt + 方向键替代 Home / End

现在的键盘普遍有越做越小的趋势,Home / End 键在尺寸的阉割的同时往往就来到了首当其冲的位置,或者被安排到了一个非常让人难受的位置。笔者使用的罗技 K380 键盘就是如此。

macOS 当中,向行首、行尾或文档前头部尾部移动是通过 Alt + 上下左右箭头操纵的。也许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定程度更偏向于 macOS 用户设计的 K380 会去掉这个键了。于是我们在 Windows 上通过添加 Alt + 箭头把这个功能找回来。

!Right::
Send, {End}
return

!Left::
Send, {Home}
return

!Up::
Send, ^{Home}
return

!Down::
Send, ^{End}
return

结语

事实上 macOS 上的快捷键大概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是更符合直觉的,其中的许多还是让我用起来就停不下来了。Windows 这么多年快捷键风格其实已经基本统一下来了,也不能指望有什么变化了,但还是想说要能相互学习统一起来多好。

坎普与可爱

苏珊·桑塔格 Notes on “Camp” (1964):

In naïve, or pure, Camp, the essential element is seriousness, a seriousness that fails.  

李如一在一天世界账户上转发了用户 Vivian 的推文,他写道

这句话应该收入词典「可爱」词条例句:

其实我喜欢梁翘柏是因为我觉得他作品都是好像没有完成的那种但又看出来在努力做好,怪可爱的。

小清新坎普是可爱。

七月夏天 2019

纽约阴郁闷热的 7 月的下午,裹着一条毯子把自己埋在躺椅里。隆隆的空调、飞机的尾音、豆瓣 FM 的「舒缓 MHz」的音乐以 Bose 音箱低沉圆润的声音播出来。读了一阵子 Kindle 里的太宰治,睡着了,做的是关于死亡的梦。
 
桌上的红酒杯里是方才从保温壶里倒出来的的冰水。昨夜放了半壶冰块到保温壶里去,刚才看的时候已经全部化掉了。但水还是冰冰的。折叠桌子专门降下来过,为了适应躺椅的高度,大概算是茶几。桌上还有的是物理的和艺术史的书,还有两盏没有在用的台灯和 ThinkPad T470s 笔记本的电脑。想着春天的时候还曾说过 ThinkPad 大概是身边最值钱的东西,存了有一整年的计算数据和程序。真是可笑。
 
空调上的花瓶是空的,有三只,都是。窗台上还有的是毕业时候干掉了的一个花朵。上次整束扔掉的当儿,因为她提前落下来了,就一直留在了那里。
 
这个夏天就真的要留在纽约了。
 
我有着 50mm 的视角,这大概是为什么不觉得房子里乱的缘由。现在放到了日本版的 Sally Garden。这一天,适马公开了他们的 Sigma 全画幅无反相机后背。「买啊」我给友人发消息说,大概最担心的是它的对焦性能的问题,但可扩展性让它变得能是一件很好的玩具,想要一个当作备机了。
 
去年夏天在 43 街公寓里,窝无印良品的懒人沙发里搞清楚了 thermoelasticity 到底是怎么用那个 F77 的程序算出来的,02 年的程序,算来也是有 20 年寿命的程序了。这个夏天,不晓得会不会是最好的夏天。

太空家的野心:Metropolis 与 Cosmopolis

身处纽约,对「metropolis」这个词的时候,是特别敏感的。今天读到《国家地理杂志》2019 年 7 月刊专题《阿波罗 11 号的 50 年之后,新的月球竞赛正在到来》(50 Years after Apollo 11, a New Moon Race Is On)这篇文章,读到迪拜要在太空时代建设「cosmopolis」的时候一下被吸引住了眼球:

At the edge of Dubai, where Emirates airline has forged a massive global crossroads for air travelers out of once empty desert, an entirely new and even more colossal airport under construction is being billed as the world’s first “cosmotropolis”. Authorities say it will be capable of handling rocket ships and hyper-and supersonic aircraft as well as conventional jet airliners.

纽约作为世界交叉路口的兴起,离不开其海边河边易于建设港口的特殊地理位置,从 Chelsea 往北依次编号的一系列码头还让人每每想起那个河运时代的疯狂。纽约同样没有错过后来陆路交通发展的时代。作为铁路发展时代标志的纽约宾夕法尼亚站(New York Pennsylvania Station)与中央总站(Grand Central)和作为公路的换乘中心的港务局公交总站(Port Authority Bus Terminal)每一天都提醒着坐地铁通勤于曼哈顿的人们纽约作为世界中心的位置;再后来民航时代的到来,纽约也毫无疑问地并没有失去交叉路口的存在,三座东海岸的重要机场在曼哈顿附近,但却已经离开了曼哈顿本身,虽然肯尼迪国际机场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及。这是直到 21 世纪的故事。那么如果 21 世纪之后的交通方式是基于太空的,那它催生的宇宙都市,又会是怎样的地方呢?

这个「cosmopolis」的讲法,离我那么近,又仿佛那么遥远——按照作为太空未来构想家的迪拜官员们的说法,这个没有沙漠的城市纽约,大概确实适应不了太空的时代,适应不了次世代的太空飞船,做不了它们的港口。「cosmopolis」若作太空都市的含义解,它将是与「metropolis」是互斥的文明,是与过去与现在对立着的那个未来。

流行文化中的 cosmopolis 是赛博朋克的,因为只有这样,一个场景才能容纳新与旧的冲突。这让我直接想起的是正在看的 2019 年 4 月番《卡罗尔与星期二》(Carole & Tuesday),这个讲述 AI 编曲时代失落艺术带来感动的二重唱艺人组合的故事当中,对奥尔本市(Alba City),这个宇宙中心城市的演绎。这个致敬《星际牛仔》(Cowboy Bepop)的奥尔本,让我念念不忘的却是那外有防火梯的红砖公寓楼,不免让我想起眼前的这个纽约。的确,若是讲起一个文化冲撞的故事,那么又在哪里能找到一个比纽约更好的模特儿呢?但今天读到了的这么个段落,让我要重新思考,纽约到底会不会是这样一个未来的宇宙中心,未来会不会有这个故事里这样的文化碰撞了。

新近重新理解了风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波希米亚主义(bohemianism)这个词,这是个私心里属于纽约的词。希望在未来还能再一次在纽约看到那时的文化巅峰,那个未来里的异域魅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