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博物馆、艺术史:一个微缩的平行世界

之前试着做维基百科类的网站词条的时候,就意识到:那种写完一个词条时的成就感,很大程度上与构建世界的成就感非常相似,只不过这个被构建的世界是个在虚拟空间的平行世界。在这个平行世界中的物件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的物体的子集有个映射的关系,而这虚拟世界中物体的关系由我们通过超链接编织而成。

今天读 Donald Preziosi 的《艺术史的艺术:批评读本》(The Art of Art History: A Critical Anthology)的时候看到编者 1998 年撰写的开篇文章 Art History: Making the Visible Legible 中提到

Art history and museology traditionally fabricated histories of form as surrogates for or parallels to histories of persons or peoples: narrative stagings which served (on the model of forensic laboratory science) to illustrate, demonstrate, and delineate significant aspects of the character, level of civilization, or degree of social or cognitive advancement or decline of an individual or nation.

也意识到这种对于平行世界的构建同时也在博物馆学和艺术史学中存在,同样的,在百科构建中也会有类似于博物馆中「策展」(curation)过程的遴选所带来的对世界的一种「负责任」的支配感。

许多玩家在我的世界(Minecraft)等模拟类游戏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乐趣。

对方法论的讨论实在是件有趣的事呢。

纽约市博物馆:纽约作为城市的存在

今天我拜访了纽约市博物馆(The 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纽约市博物馆位于 East Harlem,非裔美国人聚居的区域。基本已经属于位于曼哈顿的乡村。周五的下午两三点的时候,路上还经常安静得一条路上只有一两个人,甚至可以说寂静得有点让人担心。

博物馆内的引导牌非常抢眼,全 Helvetica 字体的引导牌硬是被做出了维多利亚时期的风格。

纽约市博物馆的空间有限,因此宽广走廊上的空间几乎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一般的博物馆最多只在展厅外侧的单侧墙壁上布置标题和引言——但纽约市博物馆把走廊两层全部装饰为展览的主题色,有的贴了大幅的时间线,有的把纪录片播放空间摆在外侧,有的是两侧都是标题,等等。

最喜欢的是 Art in the Open: Fifty Years of Public Art in New York 这个关于公共艺术(public art)的展,这个展是为了庆祝纽约的公众艺术基金会(Public Art Fund)成立六十周年举办的,展出的内容中应该是大部分都有在该基金会的网站上有记录。展览则选了不同年代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装置,在馆内展示了不少的资料,能一次性地看到这么多作品的背景资料很不容易。印象比较深的有曾经在中央公园展示的公众艺术项目 The Gates 相关的设计方案、效果图和现场照片;Kara Walker 2014 年在废弃的位于布鲁克林糖厂的个展;Hank Willis Thomas 的 The Truth Is I See You 的简单重制、采访视频、照片;地铁当中的壁画等等。

Art in the Open: Fifty Years of Public Art in New York 展的入口处的时间线,基金会赞助的被贴上了红色「public art fund」贴纸,尚在展出的被贴上了「go see it」,给人一种浓浓的手账感。
展览内部,位于中间的是 Hank Willis Thomas 的 The Truth Is I See You。两侧墙上全部用大幅照片布置,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个展内容密度相当高。

我尤其喜欢那个展览的入口处的布置:像许多回顾展一样,这里布置了那些曾经或正在城市里的公共艺术装置的时间线。不过由于在基金会赞助的被贴上了红色「public art fund」贴纸,尚在展出的被贴上了「go see it」,这里的时间线简直给人一种浓浓的手账感,非常有趣。同样在外面播放的一个纪录片回顾了基金会建立的过程,也有一些公众艺术法案通过的内容,还有许多项目曾经出现的问题之类的背景介绍,可以说是个对整个展的非常棒的概括,个人非常喜欢那个纪录片。在这个展,能感受到深爱艺术的纽约的人和作为城市实体的纽约市交互的过程,更能看到城市政策随着人的努力不断的变革的过程。这也是我所说能认识到纽约作为一个城市而不仅仅是世界之都的强烈文化存在。

其他的展,我也逛了逛,整体来说还不错,没有纽约其他博物馆那种惊人的夸张体量,一个个展都小小的。最初选择这个时间段想来看是想在 New York on Ice: Skating in the City 这个展结束前来看看,不过实际来看这个展不过是一间小小的房间而已,不过没什么负担,看完了确实认识到滑冰作为纽约这座城市的一项运动是会多么流行,有过多少的冰场。常设展 New York at Its Core 相比起来就显得稍微有点无聊,基本可以说是个编年史,把每个时代拿出来几个关键词,人口组成和总人数讨论了一下。一个马丁路德金在纽约的照片展,也是尽可能利用空间的典范,是直接把照片挂在了走廊两侧,效果的确不错。还有女权运动在纽约、在纽约各种政治运动的历史、一个银器展,等等。

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博物馆的入馆售票前台干脆就设置在博物馆商店里,出馆路线也被设置为要穿过博物馆商店。这里的商店是个买纽约纪念品的绝好的地方,尤其是许多基于地图的商品,比如地图的挂画、布袋子、手机壳、袜子等等,特别惹人喜欢。我就收了个纽约拉面地图。

在博物馆商店找到的拉面地图。

整体来讲,整个博物馆给人的印象是,他们在努力展示纽约作为纽约的一面,而不只是世界之都。纵然世界之都赋予了纽约以不可替代的机遇和优势终于使他有了这样的身份,但纽约仍然是一个城市,纽约的五个大区的每一个人为了在这所城市生存,并且生活得更好,也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打拼、奋斗、争取着。在北京长大、又出去读了大学的我,一下子被唤醒了曾经的某些记忆。出去读书之后我才切实体会到了再外人眼里的会有一种作为北京人的独特身份,而在北京生活的那些年是完全想象不到这种外人眼里的身份是潜移默化地存在着的。而在纽约市博物馆逛着的过程,就是强化着纽约人自己眼中的纽约人的印象:在这个安静的没什么人会特地来拜访地方,再一次重新思考着自己的独特存在。

北京有一个首都博物馆,它只有大概不到一半,是个北京博物馆吧。

文物修复作为档案的一部分留存

博物志,一个 IPN 旗下的,介绍博物馆相关内容的播客(Podcast)。这样的一个播客在我的播放列表里已经停留了好久,而今天我听了它的第一期,《梵蒂冈博物馆的电梯》,感觉相当的舒服。这一期节目启发性地从电梯角度谈了博物馆无障碍设施的意义。

而且其中在 38 分钟左右提到了关于「修复作为档案一部分」这样的理念,还是相当有趣的:

……是一个立体的时间观,你看着它是不同颜色的标记,这个文物的历史就在你面前展开了……我们在修复一些东西的时候,会有一个非常强的档案的观点,它是以新加的部分作为档案的一部分……

关于修复、复原按旧的样式还是新的样式做的问题,无论是学术界和普通人都已经争论了很久,但是这个把文物当作档案这样一个观点,还是让我觉得耳目一新。

这样的一个博客实际上给了我们一个博物管理员的视角,就像让我们来到了戏剧的舞台后台、电影的摄制片场,满足了我这样爱好者们的窥伺的欲望。这也就不得不提到前两年的系列电影《博物馆奇妙夜》(Night at the Museum),也是满足了观众类似的欲望,当然是以一种畅想的方式。类似的,博物志的节目走的是现实路线,显然更让我觉得爱不释手。当然,《博物馆奇妙夜》系列很大程度上吸引的是普遍的观众,拉近了博物馆与普通人的距离,而博物志节目的目标,则是让那些爱博物馆的人能够有机会走得更近、更深。

不得不说,这样的有趣对话,也许是从感兴趣一个领域,并以一种业余的态度去发掘它们的良好入口,这样的机会是难能可贵的。不像是专业性的读物强调深度,这样的播客节目更强调兴趣,更强调广泛的视角与趣味性,可以说是相关领域的优质的介绍性入门读物。这样的不深不浅的关于专题的讨论似乎也是好友聊天的典范。当然,这些关于播客的特色问题我们也许还会再讨论,就不在这里展开。

不过,私以为「博物志」这个标题起得并不完美,因为「博物」和「博物馆」这两个概念在现代汉语当中其实是割裂的。正如第一期提到的那样,「博物」丢掉了一个馆字更多得变成了一个动词,而动词加上了一个「志」字,就完全变成了对「博物」这一行为的记录。这也就导致非得让人点开链接看内容,才能了解到,这其实讲的是关于博物馆的事。

总之是一个相当棒的播客节目啦,能让我们多一双眼睛看世界,实在是让人再开心不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