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一战 vlog

去年看了不少的 YouTube 和 Bilibili 的自媒体创作者的,我才第一次认识到并开始严肃的地看待到 vlog 这种视频。因单人操作换镜头不便导致往往使用广角的受限或固定焦距镜头、以单一或一两个主角为中心、大量(原本是单人作战自拍导致)的倒退记录主角状态、语言、以及周遭环境场景的视频,是属于这个视频及流媒体时代 vlog 的「真实」。相比前一世代用于表现「真实」的第一人称 POV 视角,vlog 的第三人称视角把主角放入场景之中,更加完整地展现主角与环境的互动。

用学院派的精致,把 vlog 的用镜美学发挥到极致的就是电影《1917》。这部电影把当代的「真实」视角带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带我们欣赏了那个时代的战争的粗粝美与壮烈。场景的变换并不多么迅速,视角在同一场景下往往相对单一,不过这恰恰模拟了现场的视角,同时也给了我们将视线集中到主角身上的机会。

相比 POV,vlog 的「真实」是把「第三人」的观众身份重新还给了观众。相比眩晕被动的第一人称视角,这里的真实创造的是一种相对更加舒适自由,但一样不失紧张刺激的对于主角成长与的更密切关注。《1917》里主角流血的手、身上的逐渐沾上的泥、后面的白色尘埃便是这种成长的集中表现。类似的概念在偶像企划《 ラブライブ!》(LoveLive!)的直接体现便是让观众担任了九人表演中的第十人角色,当然在这一企划中大大加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强调了观众的参与的意义。

前些日子看了 B 站 UP 主 @莽大粗 关于后期为稳定器摄制画面增加抖动以增加真实感的教程《让你的三轴稳定器画面抖起来》。这一教程成功通过是否增加人工抖动的前后对比让我能够认识到是视角抖动在影片中的增加的新效果,是为 vlog 添加电影属性。电影当中自然是不乏成熟电影感的,影视当中的抖动一般是已经有了真实的摄像机抖动,不过往往确实的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真实感。在《1917》中表现为视角抖动结合摄像机的位移与指向变化的堪称完美的镜头语言,以景别的代价,为影片增加了「第三人」的新维度与亲密的紧张感,是为电影添加了属于时代的 vlog 属性。

创造性把时代地镜头语言吸收到传统历史题材的《1917》是为真正「中西结合」的创新。

Science + Food

Pocket Casts 1.6.6 更新日志,来自热爱曲奇、量子物理和牛奶的圣诞老人。

I gotta go, there’s cookies to eat and quantum physics to manipulate. You try fitting down a damn chimney after drinking 6 billion glasses of milk!

Pocket Casts 1.3.1 更新日志
Pocket Casts 1.3.1 更新日志

Portal 插曲《Still Alive》,在活着的时候边啃蛋糕边开发黑科技。

Aperture Science:
We do what we must
because we can
For the good of all of us
Except the ones who are dead
But there’s no sense crying over every mistake
You just keep on trying till you run out of cake
And the Science gets done
And you make a neat gun
For the people who are still alive

Anyway, this cake is great
It’s so delicious and moist
Look at me still talking
when there’s Science to do
When I look out there, it makes me GLaD I’m not you
I’ve experiments to run
There is research to be done
On the people who are still alive

And of course, The Big Bang Theory opening, Chinese food + Physics!

Big Bang Intro
《生活大爆炸》片头 (credit: CBS)

Holiday Special

微软出品的 Visual Studio Code 这款文本编辑器能广受程序员群体欢迎的一大原因便是采用了拥抱社群的开发方式。开发伊始,VSCode 开发团队便不断地在其 GitHub 仓库的 Issues (工单)系统中与用户互动,吸取社区中的意见。在最近一次 VSCode 的 Insider 版更新中由于加入了一个圣诞帽,引发了部分非基督教群体的抗议

The Santa Hat on vscode insiders and pushing of religion is very offensive to me, additionally xmas has cost millions of Jews their lives over the centuries, yet even if that was not the case, pushing religious symbols as part of a product update is completely unacceptable. Please remove it immediately and make it your top priority. To me this is almost equally offensive as a swastika.

VSCode 提供了一个修改节日图标的选项,并默认显示不带装饰的图标,结果引发了第二轮更为汹涌的次生抗议,用户们大量发布仿写这一抗议的评论。VSCode 开发团队不得不临时关闭 Issues 功能 24 小时并清除了那些灌水工单和评论。虽然这一发生于 GitHub Issues 战场的论战最终以 VSCode 开发团队道歉宣告平息,但从 Code of Conduct 等一系列事件以来,对于政治正确积怨已久的程序员们抓住了机会将抗议转场到地下继续。让我们欣赏两则「阴阳怪气」的更新日志。

Apollo 1.6.6

If you don’t celebrate or celebrate something different, have an equally awesome time!

Apollo 1.6.6 更新日志
Apollo 1.6.6 更新日志

Pocket Casts 1.3.1

Merry [insert name of preferred holiday here]. [Preferred holiday magical person of choice] has some presents for you in the form of bug fixes!

Pocket Casts 1.3.1 Release Note
Pocket Casts 1.3.1 更新日志《Ho Ho Ho》

正如李如一在一天世界会员通讯《论洗脑以及活用语词的可能》中写到的

语言属于民众,因此戒断难以实现。讳饰又自欺欺人,活用方为正道。这需要社会、思想和政治层面的合力。只有当人们明白语言是创造世界而非描述世界的工具时,活用才可能成立。

「政治正确」的语言工具被重新发明为「抗争政治正确」的工具是语言活用的一个好例子。这个关于在同一个时代共生的互联网与政治正确的故事,应当写入互联网文化史当中。

「解决问题」与「改变世界」

知乎用户贺师俊在回答怎样看待王垠的《我和 Google 的故事》?中提到王垠在 Google 经历到的种种不快,其实是来源于他「恐怕并不追求『改变世界』,而是一个纯粹以『解决难题』为『驱动力』的人」。于此,他反思到

其实我对这样的结果是很伤感的,我自己其实也是以「解决难题」而不是「改变世界」为驱动力的人,他的缺陷(比如「述(guang/wa)而(shuo/keng)不(bu)作(lian/tian)」)我一样有 —— 很多时候我倾向于,既然我已经想明白了,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剩下的事情(比如实作)不重要,我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花在那些我还没想明白的事情上。

他又写到

这是专业领域最终一定需要某种共同体来评判的原因。尽管这样的共同体和所有人类组织一样,一定会有缺点,但游离于共同体之外的,很容易走向民科、玄学。「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说说的,而且即使是特例,最终也必须得到未来某个共同体的追认。

这一对于「解决问题」与「改变世界」的反思对于身处于 Ph.D. 过程中的我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之前在于长辈的探讨中也有意识到「解决问题」与「改变世界」这一分野。许多以「改变世界」为目标的人最后去做了企业家,或者至少是去开发产品;而学术界则不乏享受「解决问题」的研究者,他们只是在恰到好处的时间节点开掘了一块曾经无人涉足之地而从此奉献一生。但说到底这两种乐趣并不应该是完全割裂的。在从前的许多年里,我做的许多事情并没有被真正 deliver 掉。想给自己 Ph.D. 这一目标也是想再给自己一个训练自己在共同体之下留下自己痕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