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对字幕站关闭说些什么

从前天(2014 年 11 月 21 日)开始,人人影视网站已经访问非常不稳定了,一开始是无响应,后来有一段发生了 502 – Service Unavaliable,后来,网站主页又重新出现了几天,但也只不过是惊鸿一瞥,到现在,已经对中国大陆地区的访客完全关闭了。在昨天的时候,我用了一下射手网,然后到现在射手网也关闭了。于是,到现在为止,(至少是在我心目中的)最大的、最声名卓著的两家字幕网站,大约算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继任者为何?我们仍未可知。

射手网的沈晟在射手网关闭的声明中这样写到:

射手网陪着我度过 15 年了。
我所希望射手网所具有的价值,就是能令更多人跨越国家的樊篱,了解世界上不同的文化。
如果这个网站有帮到人,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但是,需要射手网的时代已经走开了。
因此,今天,射手网正式关闭。

在这里的写着,「需要射手网的时代已经走开了」,我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也许,是个时代更迭的时候了。

这是一篇长文,分为四个标题来写,回顾了我与这些互联网上得到的影视作品的历史、讨论了它对互联网的影响。写这么长一篇文章,确实因为,这一次两家网站关闭的事件,对我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不探讨法律的问题,也不说我们应该怎么样,这些东西,别的地方已经说得足够多;这里,我只想探讨一下,为什么这次关闭对我造成了那么大的冲击,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印象中的字幕与剧、电影

据射手网的关于页面上说,射手网已经经历了 15 年的风风雨雨, 2000 年前后才开始做字幕分享,射手网是这样被介绍的「射手网目前是一个以电影中文字幕为主的主题资讯交换平台。至2010年为止,射手网仍然是一个纯粹的个人网站」。我不了解那个时候的射手网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那个年代的字幕组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同一时代的其他字幕组。那个时候我才 5 岁,刚要上小学。那大概还是 1999 年,那个时代根本没有什么「暴风影音」,如果是那时,我们恐怕还用着 Windows 98 或者 Windows 95,或许都多人的家里还没有电脑。在那个时代,我一定是没有看过什么电影的,更不用提什么大片,更无法想象那个时代的字幕组。在那个时代,好像我们还用着 56 kbps 的拨号上网,后来挺早就更换了 ADSL 拨号上网,记得每次拨号上网的过程还是挺痛苦的,那个时候看的很多东西都是父母买来的光碟,最开始是 VCD 的,后来有了 DVD,再往后,就有了所谓的单面双层等等,不过,在我看来,那个时候的写着的大多是个噱头。那个时代的字幕是痛苦的,许多都是港台那边弄过来的,往往字幕是某种楷体、繁体,还有大量的横纹,那个时代看电影没有画质,也没有体验可言的。

最早被我关注的还不是什么人人影视,也不是什么射手网,当时流行的东西不少是「圣城 SCG」、「伊甸园」两个字幕组完成的。最早能够从互联网下载到电影恐怕要追溯到初中的时代了,当时,网络用的是 512 kbps 的 ADSL,下载了那么一部 Titanic 。当时用着 BT@China 什么的 P2P 网站,然而那个时代早就被第一波版权清理的浪潮打垮了,现在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当中。然而对我而言,对我的观影历史而言, Titanic 绝对是一部历史性的片子,从此,我开始接触美剧、大片等等一发不可收拾。这是一个 1024 x 576 分辨率的片子,当时已经是相当奢侈的分辨率了,上下留了黑边。那个年代,下载超过 1 GiB 的东西已经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由于下载速度非常不稳定,往往需要下载一个多星期甚至好几个星期。那个时候对于自己想办法下载的电影非常珍惜,也是从此开始,我开始养成了将这些经典电影多次观看的习惯。

这部片子的字幕是嵌入的,当时找分离的字幕还没有试过,或者说,分离的字幕的概念基本还没有形成。这部电影是国英双语字幕,中文部分使用的估计是中易宋体,白底,蓝色描边,英文字幕应该是用的 Arial 。然而,在这么部片子里面有的字幕因为行数多,超出了黑边的范围,强迫症使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多次找到这部片子的其他版本,但大多无疾而终了,因为网络连接的糟糕程度,以及不稳定的网络速度,这么个视频文件我来回拷贝了很多年。这个版本的 Titanic 的字幕属于「圣城 SCG」发布的,从此我就知道了这个「圣城 SCG」、还有另一个称号叫「BTSCG」但事实上都说的是同一个组织。另外一个组织是「伊甸园」,另一部是我喜欢的 Black Hawk Down ,我看的是伊甸园的版本。伊甸园的版本是字幕中英文统统用的是黄色字黑色描边,也是嵌入字幕的版本。字体通常是黑体或者微软雅黑。

随着阅片数量的增加,我对字幕的要求也逐渐增多,这个时候,我就发现了不少电影中出现了一个字幕样式相对挺好看的不少东西,标注来源是「人人影视」,字幕主体都是方正黑体或者是微软雅黑。白色打底,灰黑色描边或者灰蓝、深蓝色描边。这一批的字幕看上去给人的感觉已经远远超过电影院的排版,以至于我现在制作字幕都受到类字幕的影响。这个时候看的片子也多得多了,直到现在看的东西都大多是人人影视制作的,范畴也从最早的电影拓展到了美剧什么的。也是从这个时候我开始接触外挂式 ASS/SSA 的字幕,开始真正的收藏不带字幕的影片,也算是一种强迫症、一种洁癖吧。之后,这种 ASS/SSA 字幕甚至能够做出动画来,像现在的 The Newsroom 底部的滚动字幕、还有追踪动画字幕、模糊进入出去等等的效果已经算是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甚至到了后来,因为自己要拍视频,自己要制作字幕,也学会了手动修改字幕的技能。到了现在,看美剧电影,我几乎是强迫症一样地要把中文部分改成「方正黑体_GBK」,英文部分改为「Helvetica Neue LT Pro 55 Roman」,这两款简直是黄金搭配。能够正常渲染出英文字体,也是得益于 VLC 的 freetype 字幕渲染器,虽然令人诟病的一点是每次刷新字体缓存可能要半个小时的样子。

在这之前,也是在不断搜罗各种软件过程当中,接触了射手网和射手播放器。很早的时候我都是使用「暴风影音」的,但「暴风影音」那些个令人恶心的广告实在让人难受,于是后来换到了 KMPlayer,也用过一段时间的 Pot Player,但最后是锁定了射手播放器。这么款播放器的好处是能够自动匹配字幕,界面也足够简洁干净,只有上下两个半透明的黑色横条,上面的控制画质,下面是播放状态控制按钮,这两个黑色条在绝大多数的时候还是隐藏的,影片就是一切,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偶尔,当视频的信息不够完善的时候,我需要自己手动搜索匹配字幕的——也就是这个时候射手影音常常把我带到这个射手的网站,搜索字幕实在是方便。当然,我这里没有提在 DVD 时代常用的「Power DVD」、「WinDVD」,还有其他的像什么「豪杰超级解霸」之类的东西,还有风靡了一段时间的 Real Player 和相应的 rmvb / rm 文件、流行一时的「风行」这些都是追电影追剧的最好伙伴。然而,因为现在都是把 ffmpeg 和 gstreamer 偷偷弄进代码的国产播放软件和高带宽把市场抢得干干净净了,现在的小孩子已经没有机会接触到了吧。

之后,我都是在用 VideoLAN 的 VLC media player1 了,原因就是它严格遵循 ASS/SSA 的规范进行渲染,所有的特效都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另外它基于 Qt ,跨 Windows / OS X / Linux 平台,界面干净,而且相比那些 mplayer 家族用着要顺手一些。还有就是它的字幕渲染器 freetype 比较好,不像是 Media Player Classic,也就是现在的 MPC-HC 用着的 gstreamer 或者 ffmpeg 之类的会无法正常渲染英文字体(这个事情我奇怪了好长时间了,也没有找到答案)。

到了后期,我用的字幕制作软件也是来源于人人影视,那个时光机,虽说不算好用,但好上手,把字幕的制作弄得可以被正常人接受,而且还免费。

回顾我看的影片、用过的字幕,简直就是自己成长的过程,也是我认识世界的过程。那些精湛、精巧的翻译,要远远超过许多电影院字幕水平的。现在还记得 Black Hawk Down 里把「Life is imperfect.」翻译做「人生不如意常八九」、 The Newsroom 里把 Robert Herrick 的诗「 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 Old Time is still a-flying: And this same flower that smiles to-day To-morrow will be dying. 」翻译作「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只须折,莫等无花空折枝。」2  、还有 Titanic 里面的一些唯美的翻译让我感动得落泪。也正是从那时起,我真正开始接触英语,热爱英语的。如果不是美剧像 Grey’s Anatomy ,我也不会理解医院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会很害怕医院那些白色的帘子、叮当作响的金属器械和白磁盘,似乎医院就是疼痛和遭罪,也无法理解手术、医生、医患关系等等没,更不会让我理解同性恋、复杂的人际关系——家庭、闺蜜等等;若不是 The Big Bang Theory ,我大概也不会有像后来学习理论科学的热情;也无法想想要是没有了 The Newsroom,我是无法想象自己现在的那种理想主义。这些电影,这些美剧,几乎是打开世界、打开社会大门的一把钥匙。我的世界观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建立于这些的东西基础之上的。而在这些剧当中,很显然的,字幕、字幕组对我的影响很重大,很深远。是它们、他们陪我度过千千万万个难眠的孤独的夜。

这次「两个字幕站关闭」的消息对我好似晴天霹雳,虽然我几乎也度过了非要字幕不可的时代。

为什么这个事情会影响到我

对于作为一个几乎已经过了非要字幕不可的时候的人,或许许多人会非常奇怪,为什么笔者还要抓住字幕网站被关闭这事情不放呢?在这里我们探讨几个牵涉到我的点。

首先,作为一个观众而言,我想要犯懒的时候可能没有机会犯懒了。虽然在这些年里,英语有了长进,但毕竟没有到达母语的程度,更何况,许多影片当中使用的并不是标准的英语,不是标准的英音或者美音,还有的一些为了某种效果说得极快,比如 Arron Sorkin3 的不少片子。看片子的目的可以说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娱乐,而如若没有字幕,娱乐放松的目的就会大打折扣,这显然对我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这种变化我是不欢迎的,虽然从法律角度讲可能我之前的便捷一定程度是违法的。

其次,这些字幕作为我知识库的一部分,现在突然消失了。虽然这些字幕作为公共知识而存在而不属于我个人,但我知识库已经把它作为默认存在、默认正当的东西了。当我相信我一定能够找到这些材料的时候,它就属于我了。这就好比并不是我非得把书全部背下来才算我掌握了一些知识,显然不少的材料、数据只要可供查阅就算我的知识。这些字幕显然也是类似的情况。当我知道我总能在需要它的时候,他们就成为我已获取的知识,或者说是一种能力也不为过。这次事件的结果就是我的知识库、我的技能表中的一部分显然就凭空消失了,这当然会使我非常恼怒,这么想来,这个事情就变得不合理起来了。

再次,这些字幕网站,是我看着他们成长的。这些字幕组是有生命力的。是由许多文化的精英组成的,不得不说,其中有很多人的鉴赏能力是非常强的。不论从字幕中的文学性而言,还是从影片的选择上来看,这都是一批非常有水平的风流才子,我看着他们成长,欣赏他们,仰慕他们。在小时候,我也很希望能够加入他们其中。现在看来,虽然因为太忙一时达不到这个愿望,但相比之下,这也是我许多梦想当中相对比较容易达成的一个。因此,这次两个大型字幕集散地的轰然崩塌,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杀死一个健康、正值壮年的人,而这个人恰恰还是一个我熟识的人。这网站,这些人,这些产品,我真的是太熟悉了,他们随着我长大,而在我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消失不见,我怎么能一下子就接受呢?这确实是杀死一个健康的人,而不是为一个已经过世的人收尸,像 Google Reader 更接近于后者,至少给了 6 个月的缓冲期,而且毕竟是个小众的产品,还早就没有人维护了。而这一次,事情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所以,如果你想要问为什么我会关心这个事情,当我初次碰到网站 502 – Service Unavaliable ,我当真是以为这是一次简单的宕机而已。现在我感到的是心塞、伤心、失望,仔细想象,我挖掘出了上面这些理由。仔细想想清楚或许也能作为一种自我安慰吧。

作为半个知识分子,对我而言,这里其实也有一个知识传承、经历传承的问题。仔细想想,学校里的学长学姐与学弟学妹、车间里的师傅与徒弟实际上就是这么个关系:我们会很愿意把自己如何长大的经历告诉别人,因为我们可以自己经历过的,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讲,我们走过许多弯路,而我不希望你们重新走过这些。是的,在我看来,每一个负责人的人都会这么做,经历的传承就是这样的,我们并不是像 The Edge of Tomorrow 里面那样,通过一个人的重复,不断回到过去来节约时间,使得基因以走一种相对容易的路而得以传续,而是通过几代人之间相互交流完成的,后来者就能因此节约时间。这种社会使命与社会责任感使我们愿意讲述我们自己的经历,然而现在的网站的关闭使得我们这种经历的传承变得不可能了,就好像我们的过去被抹除了。我们不能讲述我们的过去,因为他们从中得不到什么——我们的过去对于下一代变得没有意义了,这是一件挺可怕的事情。我们一位这样一件事件,变成了一个不负责任的知识分子,我们良心会非常不舒服。对于那些制作字幕的人,更是如此,他们的时间白花了吗?这次关闭,使得这种传承变得不可能。

再一个,作为一个有收藏癖的人,看到那些美好的事物、自己碰过的东西怎么愿意把它放过呢?我自然不能接受这些东西的消失。这些字幕,很多是经过「精校」的,可以说是精品中的精品,很多制作精良的还加入了特效,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件艺术品。我怎么能够接受他们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而且也不再被创作与产生了呢?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些东西也就成了绝唱。

而这些字幕与那些电影本身的不同,或许你说电影的盗版行为非法,把他们封掉,我可以理解,因为封掉的是赝品,而总有一些真品的版本能够让我们得到,通过合法的手段。可字幕不算。如果从艺术品角度而言,这些字幕是陪衬品,不会随着主体电影本身被保存、复制,这就导致了字幕版本保存至少,几乎到了「独此一家,别无他出」的境地,这些字幕本身就是真品,而且几乎是孤本,这就搞得这些东西的收藏价值很高了。别看射手网上的全部字幕不过 70+ GiB ,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写个爬虫,通过 API 不要一天就能把他们保存下来。然而,正是由于他们目前的艺术价值可能不如影片本身,会被人忽视,而不被小心地保存,会被人遗忘。就像有不少北京的孩子没去过故宫长城却到外地旅游,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总有机会光顾,然而当他们走到国外的时候,他们就后悔了。也就到了将来,到保存这些字幕的地方越来越少,它们的附加价值就高了,以至于真正成了一件收藏品。然而,这些收藏品被从活得,有生命力的,变死了。这也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也正是这些原因,有深层次的,有浅层次的,我想它们会让我难过好长一段时间。

从社会知识的层面

但如果放大到社会知识的层面,整个事件不可谓不意义深远。这不仅仅是一个字幕站关闭的问题,不仅仅是它造成的不便,而是整个社会知识的损失。正如我前面说的,这些字幕也属于是「作品」的一种,属于是艺术品的一部分。这些字幕中的东西,首先它本身是具有一定文学性的,它已经牵涉到了文化的层面。再次,它也可以是非常好的翻译的样本。不夸张地讲,由于它的受众,或者说为了它的受众,字幕组把自己的作品做得尽量浅显易懂,而且翻译出的是非常的中文,可以说,这些字幕能够把翻译这件事情做到信达雅的。虽然这些字幕本身现在并没有被大规模地分析,但我能看到这些字幕被分析的潜力——它们可以做成非常好的翻译的语料库,也可以进行一些数据化的研究,我们不应该低估这种潜在的价值。

从另一方面讲,在这里,不仅仅是字幕被删除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网站被关闭的问题,更何况是无准备地、普通人无法导出数据关闭。或许现在世界的互联网、我国的互联网还处于一个相对青壮年的时期,没有遇到太多网站关闭、信息处理的问题,然而这方面的问题正在逐渐地暴露出来。

在互联网时代,网站的意义不仅仅是个玩具的身份,在我看来,它们更像是图书馆,是整个人类保存、分享自己知识的地方。我们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分享到互联网上,比如,制作字幕——字幕的制作者正是看到了这种分享知识的价值,出于信任,希望它们能够有用。而这些网站则发挥类似图书馆的功能,它们的知识能够被人查阅,从此,一个人的知识并不只是他个人的了,而是属于社会。这种做法能够大大提高知识的存储和利用效率。个人知识存储意味着每人一份时候的存储空间的浪费,就像我们不会每个人把世界上的书都买一遍一样,很多东西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借阅,我们暂且称这种模式为「图书馆模式」。互联网的作用则是把这种「图书馆模式」发挥到了极致——跨地域、稳定、多人同时借阅、更加方便、可索引。我不知道图书馆关闭的具体过程,但尤其是超大体量的图书馆是不会关闭的吧?但我猜测,即使在关闭的过程当中,这些图书馆的图书应该被转移到其他图书馆当中。处理这些网站的过程就类似于图书馆的关闭,而我们直接关闭的行为就类似于直接一把火烧掉图书馆,尤其是烧掉保存了不少孤本图书的地方。这种行为是非常恶劣的。尤其是这种大规模聚合知识的地方、有一定公信度的网站,这种知名、聚合、公信,恰恰是一种类似于图书馆规模大,传统好的一种表现。而关闭这些网站之后,我们或许能够从搜索引擎中得到关于这些知识曾经存在的证据,但知识的具体内容已然不可考。这就类似于我们可以从别人的引用当中知道这些东西,却找不到原文了。想一想现在许多研究的情况,莫不是如此,而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交叉引用更加丰富,甚至有一类专门引用他人网站文章而自己不保留备份的网站,更可见保存这些资料之珍贵。想想现在许多科学界很后悔后悔,有人在千方百计保存研究的一些民族文化,我想,这些互联网材料的地位和这样的文化的地位相差不大。

在这个过程中丢失的不仅仅是一部分信息,而是一部分已经结构化的信息,这部分信息在我「图书馆模式」中的比喻就类似于「字典」、「目录」或「索引」。对于字幕而言,有意义的不仅仅是字幕本身,还有与它们关联的电影信息、字幕的创作者,创作时间,还有一些评论等等。或许对于程序员而言,用爬虫把所有的字幕爬一遍只需要不到一天的时间,然而整个过程中还是有信息流失的,流失那些我们现在看来的或许是细枝末节的问题,然而它们实际上为我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而我们大多知道,时间在文化上的价值甚至已经超出了金钱所能描述的范围,保留这些边际的信息,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把这些字幕重新检查一遍、不需要重新为它们匹配信息。这些网站的关闭,就好比字典的信息不完整,有缺损,对于我们查阅信息的体验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我们不仅毁掉了索引,也毁掉了正文,原本这些正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字幕,也包括许多其他的东西,是在被许多人一次次重新修订过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次次精校,有的有着许多个版本,以互联网的思维看来,这些东西是被人不断维护的,是具有生命力的,不会脱离时代。关闭这些网站的行为,就是杀死它们,这在前面的过程中也有所提及。

上一次出现这种事情,是百度空间的内容在更新过程中被大规模处理。我不记得是在哪年了,百度空间改版,改掉了千千万万曾经的链接。在 Google 的搜索结果那里,还能追溯这些链接的踪迹。然而它们就如漂浮的幽灵,这些东西已经成了死链。我们看里面的东西,只能通过快照,也就相当于,它死之前的最后的样子。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拿走几台服务器不过是几块硬盘几台服务器的事情,然而涉及到知识的问题,它们要比携带这些知识的物理材质有价值得多。 知识是一种保值的东西,这种保值比金条、陈年佳酿还要夸张,它们真的是不变化的,它们记录了人类在某一个时间点的思维状态。也许现在看不到它们的价值,或者你会觉得平民的生活没法被记录下来,平民创造的东西没有价值,然而这种状态的直接记录显然比历史记录更有说服力。更何况,我们不是没有能力保存(现在的存储技术相当于是把知识的大规模压缩,想想如果是过去要多少书才能有 70 GiB 的知识了?现在我们已经接近于能够直接记录历史的水平),并以一种有生命力的方式保存它们,而我们现在却要亲手把它们杀死,我们怎么能不痛心呢?

就社会本身而言,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一种行为方式的转变。从全民学英语的时代之后,「观看进口电影、电视剧」已经成为了外语学习方式的一部分。而现在我们是把这条道路截断了。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已经是一种必经之路,活着是跨域交流的唯一方式。对于大多数英语学习者而言,能够接触纯真的英语并不容易,能够面对面地交流毕竟不现实,而直接网络文字交流的途径也由于种种我们众所周知却又不能说的原因被阻断。影片、影视剧,可以成为艺术,又包含语言信息的方式,恰恰能让这个交流的过程变得不那么枯燥,也几乎是长期探索中得到的唯一途径。这条途径被关闭了。

有人说,这些「观看进口电影、电视剧」主要是社会的一小部分人进行的,现在并不属于「大众娱乐」、「大众艺术」,但我要提醒他们的是,首先,这一小部分人和我们普遍认同的社会的的精英群体的重合度是比较高的。而历史本身就是属于精英的历史,不是大众的历史。

我们在创造历史,我们在创造世界

或许使用互联网的很多人并没有在现实社会中创造大量的精神财富,然而在互联网当中,他们在重新创造世界。他们一起合作,让互联网的世界更美好。

许多人都享受创造世界的乐趣,这一点可以从 Minecraft4 的火热程度当中看得出来。而我们写的每一篇文章、上传的每一张照片、发的每一条微博每一条状态,都是在构建互联网的平凡世界。虽然可能大多数人没有构建互联网整体的结构,但在内容建设方面,我们为它添砖加瓦,我们创造了很多,我们是构建者,创造者,我们看着互联网,尤其是中国互联网的长大。作为互联网世界中的一个创造者,我们自然不希望自己倾心尽力完成的世界被毁灭掉,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这些互联网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中的全部,我们很期待能够有时候回顾。然而它们被关闭了,我们的生活已经过去了。

随着网站的关闭,我们的一部分人际关系也因此结束了。不管说是我们相互之间曾经相互协助、一起创作,还是我们享受别人的成果。这种关系的结束,才是最令人痛心的。他们曾经陪伴我们了几天、几个月、几年、十几年,我们却离开了他们;这就好像在谈一场恋爱,然后分手。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说,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这种时代的过去,究竟是原因,还是结果。

能够主动为互联网做出贡献,这是一种对于互联网世界的一种信仰,相信它会为全体互联网用户创造价值。我们说 Aaron Swartz5 是互联网之子,因为他不断努力,他真正参与了互联网的建设,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使互联网世界变得更好,我们能够相互共享知识,能够打破曾经的壁垒,加速相互之间的交流。然而他的理想被毁灭了,他也因此也是。

我们的也是。但是我相信他们会重生,也许不是以相同的面貌、相同的形式,但我相信,他们会的。星火燎原。

这些字幕,事实上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互联网文化产品、成果,纵然没有成为某种商品,但它至少是一种文化。相比古代,使 用纸质印刷品、雕塑,或者石刻等等,他们更脆弱,因为甚至没有人能够有意地去保留它们。关闭字幕站,这无异于焚书坑儒,这是在试图毁灭历史,毁灭文化。字幕也是属于互联网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互联网世界的一种无形的宝贵财富。

有些人不这么觉得,因为他们对互联网的贡献还不够,或者,他们没有真正享受过互联网的便捷,他们还没有足够的价值依赖于互联网而存在。由于某些众所周知而不可说的原因,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然而,我不是。

我对于这样的文化浩劫会是非常敏感的,我已经遭受了不少的信息损失。我也经历过几次大型网站的关闭,我体验过那种焦躁,那种生活方式变化时的不适。

《三体》当中,也提到越古老的记录方式的寿命越长。古代的石刻、雕塑、壁画,很多的都已经保留了数千年,然而数据,太依赖于生活方式而存在,它真的太脆弱了。

不少人真是为了洗地做到了不能接受的地步,字幕非法使得他们不看电影、不看美剧成为一件有优越感的事情。但这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字幕网站的问题了,这是一个关闭网站、毁灭信息、毁灭知识的问题,这是一个属于全社会的问题。或许这一次没有牵涉到你,以后呢?恍惚间,一个旧时代已经过去了。

或许你会说这是个法律问题、是个国际经济问题、是个政治问题,这些角度的在知乎上讨论已经挺多的、也足够深刻了6 。然而我真的是感情上难以割舍,毕竟,这是一次大的生活方式的转变。

上一次写这么一篇还是在 Google Reader 关闭的时候。每一次告别,都有无尽的伤感。尽管我清楚地意识到,这里一定是有替代方案的,但我无法消解那来自于改变生活方式带来的阵痛。作为为半个知识分子,我认为为他人指明道路,至少说出自己是如何一路走来,正是我的职责所在;同样的,我希望能够仔细想想类似的问题造成的后果的深远影响,因为这么做的人,越来越少了。

(全文完)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

于南京


  1. VLC多媒体播放器(英语:VLC media player,最初为VideoLAN Client,是VideoLAN计划的开放源代码多媒体播放器。)支持众多音频与视频解码器及文件格式,并支持DVD影音光盘,VCD影音光盘及各类流协议。它也能作为单播或多播的流服务器在IPv4或IPv6的高速网络连接下使用。调用FFmpeg计划的解码器与libdvdcss程序库使其有播放多媒体文件及加密DVD影碟的功能。 

  2. 来自 The Newsroom 第一季第一集。 

  3. 阿伦·本杰明·索尔金(Aaron Benjamin Sorkin,1961年6月9日-),知名美国编剧。著名作品包括《好人寥寥》(A Few Good Men)及《白宫夜未眠》(American President)等;电视片集方面则有《白宫风云》(The West Wing)等。近作《社交网络》更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4. Minecraft(非官方翻译为我的世界)是一款来自瑞典的沙盒建造独立游戏,玩家可以在一个三维世界里用各种方块建造建筑物。最初由瑞典人马库斯·阿列克谢·泊松(Markus ‘Notch’ Persson)单独开发,后成立Mojang公司来开发此游戏。 

  5. 亚伦·斯沃茨(英语:Aaron Hillel Swartz;1986年11月8日-2013年1月11日),美籍软件工程师、作家、政治组织者、互联网活动家、维基百科人。 

  6. 见知乎上的问题「为什么射手网关闭了?」、「人人影视和射手网为什么关闭?」、「射手网、人人影视发布传播汉化字幕是否侵权?」、「人人影视等字幕组的行为在国内或国外违法吗?」 

《我也想对字幕站关闭说些什么》有一个想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