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遐思 灯已经灭了,屏幕也灭了。只剩下被纸本掩着的,黄绿色交织的灯,忽忽地不规则晃着。对面宿舍楼透过窗帘缝的一丝微光,好像也能把各种什物的轮廓照个分明。 音乐声静了,说话声也早已经停了。老也关不严的水龙头,也早不像冬天那样子狂躁,只发出一些细碎的声响。细微的笔记本风扇声、远处高速上飞驰而去的车声,仿佛来自寥远的另一个世界。 不记得上一次这样的入夜已经是多久之前的彼时,又是在多远之外的彼地;而在那里遐想的人,仿佛也是彼人了。从那之后啊,要承受与忍耐的喧嚣之外,就只剩下疲惫了。 然而当下一缕阳光洒下来的时候,还是要回去到那个明亮得晃眼的世界。 想念那绰绰灯影的样子。
互联网学家 挺多文科领域都有「XX 学」这样的概念,比如「历史学」、「博物馆学」、「档案学」,等等。虽然我们可能对相应的「历史」、「博物馆」这些概念非常熟悉,但在后面加了个「学(-logy / study)」字作为后缀总让人觉得特别奇怪,说不清楚它在研究什么。其实「XX 学」不过是以「XX」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啦。但说到具体的研究目的对象又会让人觉得比较奇怪,摘录几条维基百科上的解释: 历史学研究历史如何被编写,故不侧重于历史事件本身,而注重怎样重新解释个别历史学家的历史观。 博物馆学思考博物馆之社会功能及社会关系,建构博物馆展览及展品之整体性脉络,解构博物馆之展览及知识之认识论以厘清知识建立之过程,以及彰显地方社区特色等概念发展。 档案学是有关档案保存、档案编目、文件目录检索的理论和研究。 总给人感觉和我们对事物的直觉离得太远。 其实就是把一个具体的概念实在给人了太多先入为主的印象,导致其方法论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奇怪了。而要解释方法论是个什么东西,再说方法论具体到这里指的是什么无疑会更难让人一下子接受。 但一个反过来的例子其实在互联网方面。这种 XX 学模式的讨论更为常见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比如讨论到「某社交网站为什么会死」,「某篇文章为什么会火」之类的,其实都是做的这么一项工作。虽然这一类东西本来应该算在新闻传播学的范畴里,但看在这类讨论毫无门槛,不负责任,质量低劣,很符合快餐模式的「互联网精神」(比如当年火过一阵的互联网烧饼),我觉得直接给它们冠上个「互联网学」或者「互联网研究」的分类好了。 当年好多博客好像都是热衷于此呢。 比如这篇文章本身。
微信发布的时间点 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尤其是在一个互联网时代发布的互联网产品:几个小时前我真的无法想象搞清楚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线时间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我这里指的考证,是说至少得有公开的官方的日志吧,或者至少有个关于我们的材料,然而没有。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上关于这个上线时间,一个字都没有提到。 我另外看了几个方向: Google 的页面搜索提到微信公众平台页面于 2012 年 11 月 15 日被索引。 微信公众平台页面的版权信息写着「Copyright © 2012-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派(wx-pai)是微信团队的公众号,该公众号于 2014 年 3 月 20 日发布文章「微信的开放之路」的通过一张长图片说官方微信提到该功能于 2012 年 8 月上线,同年 11 月 9 日开放消息接口,11 月 21 日开放认证。 Google 页面搜索给出的微信公众平台上线信息 微信公众号「微信派」给出的公众平台发布时间表 所以我想这个发布的日子大概是 2012 年 11 月份吧,但是除了他们自己公众号提到的时间点,这样一个重要的公众事件却无法找到一个正式的公众记录。在互联网时代居然不能通过公众记录把一个具体的事件定位到一个具体的日子,或者至少是一两天之内,实在是引人发笑。这简直和当年搞不清楚中共是哪天诞生的一样。如今,将近 100 年过去了,好多事情还是那样呢。 不过微信内部大概可以看到代码的提交日志之类的东西,我们拿不到这方面的材料。但面对这样的对于时间记录之不敏感,我还是太震惊了。 我不知道以后历史学家会怎么写这件事,怎么引用这方面的资料,如果微信公众平台还能活个 5 年、10 年,发挥它的一点文化影响力的话。或者我们这个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在信息技术领域不需要历史,也不需要历史学家了。 博客本应在其中发挥出它的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