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式理解与非审美需求

在张其土的《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中,缺陷研究是被这样描述的:

将晶体看作稀溶液,将缺陷看做溶质,用热力学的方法研究各种缺陷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

之前也是有从缺陷反应方程式出发进行计算。不过也就是停留在热力学的层面,想象缺陷的存在对于熵是有利的,而没有具象化到溶液的程度。这种具体化的落实有时候想想也是蛮有意思的,尤其是当没有人提示的话,连接这些点,也就是所谓的「connecting the dots」是极其困难的。但话说回来,这种比喻至多也就是帮组理解,可能会显得比较有趣,但真要理解这种事,还是要走热力学的思路。单纯的把缺陷当作溶质,用溶液理论的「跳越式」理解,无论如何都是发展不出如今这样丰富的缺陷理论的。

中国古代文学对描述性语言爱好颇深。在炼字等一类文学活动中,很多其实就是通过使用替代性的语言,造成的一种疏离感,从而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而这样一类模糊的、强调感官的描述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期望在「一般性」的感受中关照其「特殊性」。这样的一类关照在审美的进程中进行得无可厚非、理直气壮,但若在科学叙述中令这样的描述性语言干扰科学阐释的过程,夺人眼球,也许并不是一种十分理智的行为。

我们也许可以注意到我们经历过的每一个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中,这样一种比喻性修辞扮演的角色。有了这样的比喻性理解,我们就好像跳起来去取高处的东西,而不是用梯子——这样的动作,这样的理解,是不稳健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办法,恐怕应当是通过已知内容联想到不同的点来发散多次,最终达到目的,而不是利用类似的修辞完成跨越。类似的弱点我们也可以在利用汉语学习英语的经历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不过不得不承认,在这样的一方面,我们都会不计后果、无意识地偷懒。经过了科学的训练过程,一个理想的结果,也许我们应当是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主动识别,并规避这些「跳越式」的捷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