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的层次

上周四到周六我去了杭州。

这两年,因为想要让感官受到刺激而不是让光学传感器感受到它,每次出行留下来的照片真是越来越少了,这次同样如此。

但这次的照片里,我个人非常喜欢后面两张在钱塘江九溪的大堤上拍摄的对岸。第一张照片,对岸大楼的天际线形成了独特的场景。由于被薄雾笼罩,那些高楼体现出了独特的层次感。第二张照片,这种层次感的对比更甚,远处的江桥若隐若现,稍近的货运驳船则清晰可辨。青空下这些地面上的物体的渺小,展示出一种独特的温柔又沉静的美。另外不得不说的是,早就想用雾来构成层次感的我,这一次终于算是实现了目标。

但就我获取两张图片时的实际操作而言,除去拍摄之外,事实上是先把两张图片完全处理成黑白,并以滤色模式叠加一层蓝色,甚至并对一些不满意的部分直接用画笔重绘。对我而言,单论叠加蓝色的步骤就可以说是重新染色了,再加上用画笔润色的部分,这样的处理已经超出了照片调整的范畴,而更接近素材拼接的创作一类。这大概是我心目中对「摄影」这一概念的的求「真」的洁癖吧。但不得不承认,加上蓝色以后,原本灰蒙蒙的照片之外,又增加了一抹神秘感;略带蓝色的图像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似乎更符合站在江边堤上时的我,感受到的那种辽远的震撼。

钱塘江对岸的天际线
钱塘江对岸的天际线
新钱塘江大桥与一艘货运驳船
新钱塘江大桥与一艘货运驳船

是了,我已经好长时间没碰相机。而最近的照片——包括上面两张钱塘江边的照片的处理,也包括毕业照的修正——都更贴近「创造」而并非像以往那样追求「真」。难说究竟是退化还是进化。某种程度上,只不过创造的工具,从相机本身变成了相机、我们脑中的印象、还有整个世界。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追求的「真」,已不仅仅是对世界的还原,而是对印象的还原。产生的作品不仅仅包含了世界,也把各人包括在内了。从这个角度而言,对毕业航拍的「创作性修复」,要更进一步,实现了集体印象的复现。这种意义上,对世界的复现,便早已无足轻重了。

这其实也就涉及到一类问题,如一天世界第 46 期节目《王菲演唱会——比跑调更严重的问题》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听唱片也从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美;现场演奏则反过来。虽说教育里经常把「真」、「善」、「美」放在一起来提,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真」与「美」二者的走向并不完全统一。

在这样的视角之下,在后现代化思潮被广泛接受的今天,许多事情就开始变得有趣了。比如,是不是一张被美图处理过的,被许多人看过、乃至认可过(点过赞)的照片,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对美的追求?更进一步讲,是不是一部美图软件的源代码,相对照片,能是至少是相同程度上重要,或是更重要的社会学样本?因为更精炼地反应社会对美的诉求、更精确地对应了我们日常之所见?当然反过来说,其实西方近当代艺术的发展史基本也对上面的问题给出了肯定答案。

还用着手动的方法一点点调整照片的我,很难说对这类创作方式究竟是讨厌还是喜爱。大批量地「生产」高质量的这类图片无疑是难以实现并且耗费精力的;但这个过程无疑也是有趣的。那些每天掂着根自拍杆、熟练掌握美图秀秀应用用法的年轻人们,相对我而言,似乎更能潜移默化地融入这个「新世界」,能生存得更加游刃有余。想到这里,我仿佛正在被与那些年从手工业社会精英在迁移到工业时代时所感受到的相同的被取代的担忧与恐惧所包围。

不过结果应当是,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它们是能够并存的吧。

二〇一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